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标发布:不再强制要求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 汽车
  • 2025-01-14 05:32:07
  • 9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修订后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9月1日起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部署,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质安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简称《技术规范》),旧版标准(GB 17761—2018)将被替代。

工信部介绍,本次发布的《技术规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增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等要求;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提升了制动性能要求;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到63kg。

同时,《技术规范》新增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明确了电动自行车鼓励安装后视镜;要求生产企业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建议使用年限,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进行标注。

工信部表示,《技术规范》实施后,将可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通过减少塑料件使用,以及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能够起到延缓火灾蔓延速度、降低燃烧强度以及减少火灾发生时有毒气体释放量的效果。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公众日常出行的高频交通工具,但是每年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数量也在急剧攀升,2023年这一数据已经突破2万起。2024年2月23日凌晨,南京市雨花台区一栋高层住宅楼自行车停放处发生火灾,造成15人遇难44人在院接受治疗。

南京火灾事故推动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加快修订进程。此前在2024年9月,工信部曾就《技术规范》公开征求意见。

工信部称,《技术规范》在修订过程中曾广泛征求广大消费者、生产销售企业、行业协会、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加以认真吸收采纳,从而在各相关方的关切和诉求之间尽可能取得了协调和平衡。

工信部介绍,《技术规范》将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比如通过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等关键参数,确保车辆无法超速行驶;缩短车辆制动距离,降低碰撞事故发生风险;鼓励安装后视镜,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同时,《技术规范》通过放宽铅蓄电池车型重量限值,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续航里程更长、使用体验更好的产品;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节约生产成本,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车型选择空间。

“本次发布的新标准,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提升到63kg,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以促使用户使用安全性更高的铅酸电池,而防篡改和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的强制要求,也会极大提升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电动车观察员徐荣告诉界面新闻。

工信部要求,《技术规范》发布后,广大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要按照标准要求,尽快设计新产品并进行工艺、设备的升级,早日推出符合新标准的车型。考虑电动自行车企业开展产品设计生产并完成检测和认证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故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既可以按照旧标准生产,也可以按照新标准生产;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

同时,为便于符合旧标准电动自行车的消化,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新标准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在售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可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换代。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