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大模型成熟后,未来的弹性会表现在应用侧。一些积极配合海外巨头参与人工智能创新的消费电子标的值得重点关注。”近日,摩根士丹利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大摩数字经济混合基金经理雷志勇在“轻舟必过万重山”——《首席连线》跨年市场展望节目中表示。
在雷志勇看来,AI算力需求增长的确定性依然很高,只是增速可能会下降。一方面由于云巨头之间的军备竞赛,随着AI CAPEX的提升,可能增速会面临上限,但绝对额不会下降;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的龙头公司都在拥抱AI,持续探索以提升竞争力。这些行业的巨头发力会填补云厂商巨头的增速缺口,所以雷志勇认为,2025年-2026年市场的算力需求依然强劲,景气度或有结构性调整,但仍维持向上趋势。
估值方面,雷志勇指出,在目前产业链没有被证伪、跟踪的订单和景气度非常好的情况下,无论是硬件方向还是软件方向,AI板块的估值都在合理、甚至属于阶段性偏低估的水平。
展望2025年,雷志勇表示,大摩数字经济的整体产品策略仍将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积极布局景气趋势向上领域。目前组合重点关注云端的服务器、光模块、PCB,智能终端的苹果链、眼镜以及配套数据中心,散热和液冷等。
雷志勇拥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5年基金管理经验,曾在通信行业工作多年,来到金融行业后即专注在科技领域,凭借通信产业的实业背景以及多年科技行业研究经验,擅长TMT、国防军工、高端制造、新能源等科技成长板块投资。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由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数字经济年内收益高达69.23%,超过主动权益基金年度业绩榜亚军17.38个百分点,在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排名第一,也是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首次斩获年度冠军。
算力的确定性较高
回顾2024年,人工智能成为贯穿全年的热点话题。
2024年春节后,随着OpenAI推出新的多模态应用,叠加监管对市场的呵护,A股开始大力反弹,人工智能成为其中一个增长主线,数字经济也成为上涨最强劲的方向。2024年5月份开始,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云端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产业巨头,如苹果、Meta等正在尝试做端侧应用,这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小模型开始发布。巨头的军备竞赛逐渐往端侧迁移,包括传统的手机端、眼镜和其他端侧演进。另一方面,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端侧公司也呈现出积极态势,后续业绩展望上行,一部分消费电子公司也在底部做了激励。
“全球算力除美国引领外,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也在大力投入,从原来的GPU到ASIC芯片,新的定制化人工智能芯片取得了显著进展。总体来看,2024年整个产业端的人工智能非常精彩纷呈,许多突破都在2024年落地。”雷志勇说。
谈及AI软硬件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雷志勇判断,AI与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时代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不太会像当年iPhone一样突然出现一个爆款产品。AI大概率会像网络一样,是循序渐行地、全方位地对各个行业进行再造。可以看到海外很多世界500强公司都在投入AI,希望用AI全方位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客户体验,提升内部经营效率。
“AI循序渐进的发展大概率会有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出现LLM大语言模型,然后传导至B端的应用,其中经历不断打磨,就像微软的office一样,从一年的时间维度来看发展并不算快,但三五年后回看也许就能看到AI大幅改变了我们周围的基础产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AI的能力,去做训练、推理,而这个过程也是对算力的刚性需求,因此,算力的确定性较高。”雷志勇表示。
AI板块估值合理
自2023年3月Open AI发布的ChatGPT热潮席卷全球起,AI板块尤其是算力已经连续涨幅两年,很多股票股价涨幅非常巨大。市场中对于人工智能板块的投资逐渐出现了一些担忧,AI的高增速会否结束?后续是否会出现如此新能源赛道基金般的持续回调?
“我认为这种担忧很正常,大家并没有看空整个人工智能,相对而言,更多是存在分歧。”雷志勇分析称,市场更多是争议到2026年算力的需求是否会有下滑的问题。
在雷志勇看来,算力需求增长的确定性依然很高,只是增速可能会下降。一方面由于云巨头之间的军备竞赛,随着AI CAPEX的提升,可能增速会面临上限,但绝对额不会下降;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的龙头公司都在拥抱AI,持续探索以提升竞争力。这些行业的巨头发力会填补云厂商巨头的增速缺口,所以雷志勇认为,2025-2026年市场的算力需求依然强劲,景气度或有结构性调整,但仍或维持向上趋势。
此外,从交易角度看,AI产业链前期累积了一定程度涨幅后有修正需求,雷志勇认为,这样的调整也是健康的。“目前AI领域也需要新的催化,2023年GPT发布后AI热潮持续到5、6月份之后市场开始盘整,2024年发布多模态后热潮持续一段时间又开始休整,若后续GPT5发布,或一旦有新的产业催化,则AI行情或将再次重启,符合一定节奏。”
估值方面,雷志勇指出,在目前产业链没有被证伪的情况下,同时跟踪的订单和景气度非常好的情况下,无论是硬件方向还是软件方向,AI板块的估值都在合理、甚至属于阶段性偏低估的水平。
“基础设施方面,以光模块为例,目前龙头公司的PE在20倍左右,没有出现泡沫化。而AI应用方面,尤其是智能终端方向,虽然估值处于历史中位以上,但如果AI终端有创新,例如在下半年出现爆款应用,那么我认为他们的估值可能会进一步上修,这些都是存在的可能。”雷志勇说。
应用终端市场空间很大
展望2025年,雷志勇表示,大摩数字经济的整体产品策略仍将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积极布局景气趋势向上领域。目前组合重点关注云端的服务器、光模块、PCB,智能终端的苹果链、眼镜以及配套数据中心,散热和液冷等。
具体来看,雷志勇进一步分析,应用端侧,回溯历史可以发现无论是移动互联网还是PC时期,应用终端市场空间很大。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新的人工智能产业革命,云端大模型成熟后,未来的弹性会表现在应用侧。一些积极配合海外巨头参与人工智能创新的消费电子标的值得重点关注。这些公司目前的估值也处于合理水平,2025年或将进入到密集创新的大周期,我们将持续关注各类基于AI创新的智能终端,如手机、眼镜、耳机等。”雷志勇说。
另一方面,雷志勇认为,算力、光模块、PCB等仍有上行空间。随着算力规模的扩张,大模型继续演进,这个规律目前尚未被证伪。
此外,雷志勇还表示,从2025年的角度来看,算力、国内信创、海上风电、国防军工等方向景气度较好。尽管其增速斜率可能不及2023-2024年海外算力链的增长斜率,但其确定性较高。同时在算力内部,电源、散热、液冷、封装测试等相关环节或有望有更好的表现。
将确定性放在首位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由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数字经济年内收益高达69.23%,超过主动权益基金年度业绩榜亚军17.38个百分点。
为何会取得亮眼的成绩?雷志勇强调,要将确定性放在首位。
以2024年红利板块和人工智能皆获市场青睐的行情为例,在雷志勇看来,红利资产和人工智能看似是两个不同方向,但本质上体现了同一种思路,即确定性,“人工智能相关成长板块的确定性来自业绩高增长,订单不断甚至供不应求。基金经理力争在把握确定性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收获中国科技行业上行带来的红利。”
在投资层面,雷志勇较为重视投资的确定性和稳健性,基于中观行业景气度的比较,结合自下而上选股,精耕泛科技领域。
具体到操作层面,雷志勇会首先优先关注产业大方向,而非择时,“选择符合国家未来大力发展方向的产业,其股票价格未来大概率会震荡上行,所以我会长期保持较高仓位运作。”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