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视频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未来经济政策的宣示。与他2018年首次亮相该论坛时的立场相比,此次演讲展现了更加坚定和极端的立场,突显了全球经济环境和美国内外政策的深刻变化。特朗普作为总统时隔7年两次发言的差异,不仅揭示了特朗普政策的演变,还映射出全球经济格局的剧变,特别是中美关系、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能源市场的挑战。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3日,瑞士达沃斯,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持续举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视频演讲。视觉中国 图
特朗普的两次达沃斯发言
2018年,特朗普首次参加达沃斯时,全球经济处于增长期,美国经济处于强劲复苏阶段,受到减税政策和财政刺激的推动,股市表现良好,失业率创下新低。特朗普在此之前一年提出了“美国优先”的理念,强调通过贸易保护和对外经济压力来促进美国经济复兴,宣示了美国将重新审视国际经济规则。
当时全球经济环境与特朗普的立场之间存在较大距离,特朗普彼时的言辞更多表现为初步施压。相比之下,2025年全球经济面临俄乌冲突、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多重挑战,特朗普的演讲显得更加现实且具有攻击性,明确展现出他对美国经济现状的忧虑和对全球经济秩序的不满。特朗普的政策立场更加坚定,力图通过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手段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结构。
在2018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主要是试图通过提高关税来迫使外国企业在美国投资,使制造业回流美国。然而,到2025年,特朗普显然对美国经济的困境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对高利率政策和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他批评前任政府未能有效管理财政赤字和能源供应问题,并提出通过压低油价、降低利率等手段刺激经济复苏。他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贸易施压,而是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全球供应链和能源市场的变化来确保美国经济的自主性,这一点在他2025年的致辞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特朗普在2025年致辞中发出的一个关键信息是,他将全球经济的不公平性归咎于现行国际贸易体系,尤其是欧盟对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他宣称,如果全球企业不在美国本土生产,就将面临“数千亿美元甚至数万亿美元”的关税,这种极端言辞明显超越了2018年初步的威胁,体现出他对全球经济重构的强烈决心。他不仅对欧盟和中国表示强硬,还强调要通过关税和贸易壁垒迫使全球产业链回流美国,进一步削弱其他经济体的竞争力。这种激进的单边主义态度,意味着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内,其政策主张将进一步从战略转化为实际举措。
对美欧关系,特朗普的批评也从2018年的不满逐渐转向了公开对抗。在2018年,他虽然对欧盟的贸易政策有所批评,但仍保持合作的积极态度;而到2025年,他的言辞则变得更加尖锐和直接,特别是在能源价格和贸易政策上,他威胁将通过更强硬的手段回应欧盟的不公平行为。这一变化反映出特朗普对美国经济困境的应对策略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贸易战,而是通过全面干预能源市场来影响全球经济,甚至借此改变国际贸易规则。
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在2025年同样呈现出更加复杂的面貌。虽然他再次强调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并提出加征关税等措施以兑现竞选承诺,但他也在某些领域(如全球安全、能源问题等)表达了与中国合作的意愿。与2018年时的“零和博弈”态度不同,特朗普在2025年的讲话中明显展现出更加务实的合作意向,尤其是在应对俄乌冲突的和平进程上,他希望中国能够利用其影响力推动局势缓和。这种表态有助于缓和中美战略博弈关系,在全球性问题上挖掘合作潜力。
特朗普“2025宣示”带来的不确定性
显然,特朗普的2025年达沃斯演讲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其强硬的关税政策和贸易壁垒,可能迫使全球企业调整供应链布局,进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而他对全球经济秩序的单边批评,可能加剧国际贸易规则的动荡,挑战现有全球化趋势。此外,特朗普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干预,虽可能短期内减轻美国国内通胀压力,但也可能引发全球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增加市场不稳定性。
对中国而言,特朗普的达沃斯宣示意味着未来四年更大的挑战,也蕴含转型升级的机会。关税壁垒的提高和制造业回流美国可能会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封锁的风险加剧。但这也为中国提供了加速转型和提升自主创新的契机。中国可以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优化升级产业链,减少对外部市场和技术的依赖。
面对特朗普强硬的政策主张,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一方面,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以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应继续推动全球经济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全球南方等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联系,发挥大国责任担当,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同时,中国还应加强与欧盟、东南亚等经济体的合作,形成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合作格局,以应对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单边主义政策带来的挑战。
总之,特朗普的达沃斯宣示揭示了全球经济格局深刻的转型。中国既面临来自美国政策的压力,也面临加速改革和创新的机会。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余翔,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专家。文章仅为个人观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