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追光|航天气象装备保障亚冬会,“尔滨”,你原来是个“科技滨”!

  • 汽车
  • 2025-02-13 23:24:06
  • 12

提起正在举办的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不得不感慨一句

真是满满的科技与创新!

为了这场跨越 29 年的冰雪之约

"双亚冬之城" 哈尔滨铆足劲儿

掏家底儿、上新活儿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

是亚冬会开闭幕式场馆所在地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梅洪元指导下

哈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

对原有三个展馆及共享大厅进行改造

让 " 尔滨 " 拥有了涵盖体育比赛

演艺活动及展会功能的 "全能场馆"

场馆穹顶

悬挂约 120 万朵发光的小雪花片

一条 100 米长的飘带状冰道

营造出浓郁的冰雪氛围

仿佛置身于冰雪之城会客厅

8K 超清长幅立屏

裸眼 3D 全景地屏

光色变幻的雪花穹顶

AR 沉浸式视效

……

共同构成多维度立体空间

虚与实交互

光与影交织

仿佛天地交汇

在本届亚冬会开幕式节目《驰骋天地间》中

数十名演员身着反重力倾倒装置

呈现 "脱离地心引力控制" 的奇幻视效

运动员矫健的身姿

通过模拟 "子弹时间" 的定格效果

在地屏上留下燃情时速的耀目轨迹

将冰封的大地变成运动的热土

镜头给到开幕式分会场

主火炬塔 " 雪韵丁香 "

将哈尔滨地域文化特色

与亚冬会主题有机结合

火炬塔底部采用 7080 颗 LED 点光源

营造出晶莹剔透的光影效果

火炬头内部的燃烧喷头

由 56 个花蕊般的钛合金喷口组成

象征 56 个民族万众一心

凝聚文化与科技

象征团结与共进

说完开幕式和主火炬塔

再来说说竞赛场馆

谁能想到

一座小学里的冰球馆

竟能华丽转身为亚冬会服务

在哈尔滨市平房区南城第一小学

该校的冰球馆被改造为冰壶馆

场馆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扩声系统

成功消除回音感

从而可以使播报声音均匀、清晰

面对国际冰壶比赛的大考

场馆的场地平整度、冰面温湿度

甚至赛道区域内的空气扰动

都已实现 " 智能可控 "

说完冰 再来说雪

雪上项目对天气尤为敏感

严重的风雪有可能导致比赛延期

别怕

" 尔滨 " 亚布力赛区已经配备了

P 波段风廓线雷达↓

X 波段天气雷达↓

等诸多航天气象装备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23 所专家介绍

这些装备构建了

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监测网

对赛场及周边区域的天气状况

进行实时监测

可为赛事组织单位、运动员和观众

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

在本届亚冬会

哪怕空气中的微小污染物

都被 " 黑科技 " 所 " 拿捏 "

在升级改造完成的一些场馆内

通过喷施一种装修污染治理药剂

可以抑制有害污染物的散发

这是由哈尔滨工程大学

舱室空气环境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

通过高分子膜覆盖技术

在物品表面形成网状结构膜

把污染物牢牢 " 封锁 "

从而高效持久守护运动员和观众的健康

哈工大 "00 后 " 志愿者刘璟仪说

亚冬会是与家乡深情对话的机会

聚光灯下

更多人读懂这座城

读懂这背后的时代

眼下各项赛事如火如荼

掀起又一波冰雪热潮

" 尔滨故事 "" 中国智造 "

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

记者:杨思琪、徐凯鑫

图片:陈益宸、王建威、王松、张涛、

孙非、李紫恒、李一博、杨青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