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最高层级座谈会,谁晋级,谁缺席了?

  • 汽车
  • 2025-02-19 03:18:18
  • 14

文 | 凯风

关键时刻的关键会议,非同寻常。

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从时点上看,与 6 年多前相似,大国博弈如火如荼,关税大棒如影随形,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经济增长亟待寻求新动力,民营企业的重要性凸显。

这场重要会议,最令人关注的当属马云、马化腾" 双马 " 再次同台亮相,释放出的信号不言而喻;

而今年最火的 DeepSeek 梁文峰、宇树科技王兴兴两大 " 新人 " 同时登场,同样备受关注。

谁没来谁尴尬,个别龙头企业的缺位,同样充满想象空间。

最高层级的座谈会,哪些企业、哪些城市在列,释放了什么信号?

01

为何是这些企业?

其一,参会的几乎都是科技企业,体现了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

据官方报道,华为任正非、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DeepSeek 梁文锋、小米雷军、比亚迪王传福、宇树科技王兴兴、新希望刘永好、韦尔股份虞仁荣、宁德时代曾毓群、美团王兴等多名企业家参会。

从行业来看,与会企业涵盖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等诸多科技领域

这些产业,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战场,也是大国博弈的关键领域,民企在其中的作用不容低估。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无疑最具代表性,其母公司以金融量化交易为主,却孵化了全球最顶尖的 AI 大模型之一。

这足以说明,创新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来自于民间、来自于企业家,民营企业家 " 大显身手 " 有着充足的现实背景。

其二,从参会人员来看,不以资历论英雄,老中青三代全部在列。

与会的,既有以任正非为代表的老一代企业家,也有以马化腾、马云、王兴为代表的中生代企业家,更有以梁文峰、王兴兴为代表的新生代企业家等。

梁文峰是 80 后,而王兴兴则是 90 后,两位都是今年春节最具曝光率的存在。

这也表明,科技创新从不唯年龄,不唯资历,更不唯级别,尤其是在前沿科技领域,年轻人是更具创造力、颠覆力的存在。

据《麻省理工评论》统计,全球 70% 以上重大科技创新是 35 岁以下年轻人完成。

02

为何是这些城市?

与企业的在场与否同样受到关注的是,哪些城市跻身其中,哪些城市又付之阙如?

从目前报道透露的信息来看,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福建、四川、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均有企业与会。

从城市来看,深圳、北京、杭州各有 4 家企业与会,而上海、广州、成都、苏州、武汉、温州、宁德、烟台、齐齐哈尔等地都有 1 家或 2 家企业。

这些城市多是民营经济发达之地,也是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企业汇聚之处。

深圳、杭州名列前茅,最不令人意外。

一个是 " 国家创新型城市 ",坐拥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 " 科技四龙头 ",通信制造、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产业位居全国前列。

一个是 " 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今年更凭借 " 科技六小龙 " 脱颖而出,20 多年前踩中互联网电商的创新鼓点,如今再次把握住人工智能的时代机遇。(参阅《国家批复!谁升格,谁降级了》)

北京,则打破许多人对于北京只有央企总部的刻板印象。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集聚了全国最多的 985 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和高层次人才,自然不会只有央企国企总部一个支撑。

事实上,北京既是我国互联网产业第一城,也是人工智能第一城,同样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最猛的地方之一。

与之对比,上海在科技创新领域首屈一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为全国之最,但民营经济占比不算高。

同理,重庆、武汉、南京、西安、济南、郑州等城市 " 民企 " 浓度不高,尤其缺少大型民营龙头科技企业。

而以泉州为代表的沿海城市,民营经济不弱,但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仍待发力。

当然,一场座谈会,显然不会涵盖所有民营龙头企业,但部分城市的缺位,确实值得关注。

03

民营经济,谁是龙头?

与会企业分布,与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的分布基本一致。

根据 2024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榜单,入围民企数量最多的 5 大省份是浙江、江苏、广东、河北、山东。

浙江是唯一超过 100 家的省份,总量遥遥领先;

而广东则是大型民企最多的省份,也是民企研发实力最突出的省份。

从城市来看,入围 500 强民企数量最多的 10 强城市:

杭州、深圳、苏州、无锡、北京、上海、宁波、东营、邯郸、绍兴。

与之对比,广州、重庆、成都、武汉、南京、济南、长沙、郑州、福州、合肥等均不足 10 家。

一方面,民营经济最为发达之地,一般以制造大市为主,省会不占优势。

民企 500 强最多的十大城市中,只有杭州一家省会城市,另有 2 大直辖市、2 个计划单列市以及 5 个普通地级市,

其中更有东营、邯郸、绍兴 3 个三四线城市,大型民企数量甚至力压众多省会。

这也反映出省会与制造大市不同的发展路径。

省会,往往聚全省资源为一体,汇聚了众多地方国企总部,国有经济在其中占了较大比重。

与之对比,地级市面临省会的虹吸,只能靠市场竞争脱颖而出,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另一方面,同样位居前列,但产业结构截然不同,未来发展空间同样截然不同。

杭州以数字经济为主,深圳以通信技术、互联网为主,北京几乎都是互联网企业,上海散布于钢铁、化工、互联网、金融等多个行业。

苏州不乏钢铁、化工企业,宁波、绍兴几乎都是制造企业,而东营几乎都是重化工企业,邯郸更是以钢铁企业为主。

要知道,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互联网、生物医药将成为绝对的主场,而重化工产业面临 " 双碳 " 等众多约束。

无论如何,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预期比口号更重要。

呵护民营经济,呵护科技创新,就是呵护未来。大国博弈如何,城市竞争也是如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