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药明康德5亿增资细胞及基因疗法子公司,如何理解?

  • 情感
  • 2025-02-19 03:48:24
  • 9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天眼查显示,2月13日,上海药明生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生基”)发生工商变更,原全资股东无锡生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无锡生基”)退出,新增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药明康德”)为股东并全资持股,同时,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6亿人民币,增幅500%。目前,上海生基的法人为张朝晖,其同时是药明康德的董事。

图片来源:天眼查

上海生基成立于2020年9月,为无锡生基子公司,无锡生基为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此番增资及股东变更,意味着药明康德将直接接手上海生基。

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药明康德的CGT(细胞与基因治疗)业务频繁变动。2023年3月,上海生基曾传出裁员消息,当时,药明康德在上海临港的细胞基因治疗子公司药明生基关闭,裁员百余名员工。

随后,药明康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临港的基地由于业务调整需要,过程当中涉及到大约50名员工,涉及员工占公司员工总数约0.12%,不涉及其他部门。

2024年12月25日,药明康德又将WuXi ATU的美、英两国业务控制权转让给了一家设立在美国的医疗保健行业股权投资基金Altaris。对此,药明康德曾在回复界面新闻时表示,公司管理层认为本次交易可确保所有迫切需要WuXi ATU细胞治疗服务的客户和患者得到不受中断的服务和及时救治。

另外在2021年,WuXi ATU(Hong Kong)Limited向Oxford Genetics Limited 原股东收购其持有的100%股权,而在上述交易中,Oxford Genetics Limited也是被转让股权的公司之一。药明康德等于把买的公司又卖了出去。

因此,此次上海生基增资一事,存在一种解读认为,药明康德的CGT业务在经过过去两年的波折后,或出现反转迹象。

不过在2月18日,也有市场人士对界面新闻分析称,此次增资或是出于财务层面的考量,例如增资有利于增加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从而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也可以展示其财务实力,可能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从而降低融资成本;还有可能增资用于偿还高息债务,减少财务费用,改善财务状况。

无锡生基是药明康德在2017年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加速和变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其他高端治疗的开发、测试、制造和商业化,标志着药明康德正式布局CGT(细胞和基因疗法)业务。

无锡生基旗下的一体化研发生产服务平台包括,位于上海外高桥的上海工艺研发基地,业务范围包括商务拓展和工艺开发;位于无锡惠山的无锡基因载体和细胞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主要提供包括质粒DNA、非复制型病毒载体(慢病毒、AAV等)产品和细胞疗法产品的工艺开发和GMP生产服务;位于上海临港的工艺研发和商业化生产中心,面向全球客广提供涵盖病毒类基因治疗产品和细胞治疗产品的工艺开发、建库等研发型服务,同时对于进入临床后期和获批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客户提供商业化CTDMO生产服务。综合地址及业务等信息来看,上海生基即上海临港工艺研发和商业化生产中心。

图片来源:药明生基官网

除此之外,药明康德在美国和英国还有两个基地,分别为美国费城基地,负责细胞和基因疗法的产品测试;2021年,药明康德收购的英国基因治疗公司OXGENE,为药明生基在欧洲的首个研发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及基因疗法(CGT)CTDMO业务为药明康德所有业务中唯一处于亏损状态的业务。据药明康德年报,2022年,细胞及基因疗法(CGT)CTDMO业务毛利-8735.64万元,毛利率同比下降4.65%;2023年,细胞及基因疗法(CGT)CTDMO业务实现毛利-1.31亿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36%;2024年上半年,细胞及基因疗法(CGT)CTDMO业务实现收入5.7亿元,实现毛利-1.71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29.71%。

在2024年半年报中,药明康德表示该业务亏损主要由于商业化项目仍处于放量早期阶段;部分项目延迟或因客户原因取消;以及受美国拟议法案影响,新签订单不足。

然而,药明康德并未放弃对CTDMO业务的持续投入。截至2024年6月末,药明康德为总计64个项目提供工艺开发、检测与生产服务,包括2个商业化项目,5个临床III期项目(其中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准备阶段),8个临床II期项目,以及49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