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这场座谈会上黄旭华女儿哽咽:鲜花会败,心意我们替父亲领着

  • 国际
  • 2025-02-22 19:10:18
  • 13

“今天我想借上海交大的追思活动,跟大家说,每一张卡片,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追思都承载着无比珍贵的情谊,我们替父亲收下了,永久珍藏,感谢大家。”2月2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追思纪念黄旭华座谈会上,黄旭华之女黄峻这样说到。 

2月22日,追思纪念黄旭华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

“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2月6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2月10日,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北武汉举行,当天许多群众自发前来送别。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外,鲜花沿围墙摆满,一路延伸。 

追思活动上,黄旭华之女(前排左四)黄峻发言后,动情落泪。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图

“鲜花会败,但送花人的心意我们要替父亲领着。”尽管送别父亲已过去十多天,回忆起上述一幕,黄峻不禁哽咽。

她坦言,那个摆放着父亲遗像和核潜艇海浪造型鲜花大厅的大楼,自己也是第一次进。“要知道这是一个保密单位,这个现场平常外人都是进不去的。为了这次吊唁活动,单位(七一九所)做了很多的保障,也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她感激父亲工作的单位,也珍惜来吊唁送花的群众。黄峻和姐姐一天会去现场多次,几乎每次去,都会见人送花来,有市民自己送的,还有外卖小哥来摆上的。 

在上海交大文博楼,设黄旭华专题展。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图

“可以说,父亲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地方,除了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工作单位,就是母校上海交大了。”黄峻说。当日,上海交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深情介绍了黄旭华的生平历程,回顾了他隐姓埋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的感人事迹。其后,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等单位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老领导、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代表、黄旭华奖学金获奖者代表以及黄旭华家属等陆续发言。每个人从自己的视角,讲述他们认识的黄旭华院士,这些讲述如一片片拼图,拼出“国之重器”背后的艰辛与荣耀,拼出一个和蔼老人对后辈的提携与关爱。 

1945年7月,黄旭华报考交通大学时的报名单。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图

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介绍,一系列追思纪念活动还将在上海交大举行。比如清明节期间,全校师生将前往山茶社纪念碑、黄旭华院士专题展馆、旭华路等相关地点进行主题祭扫活动;策划举办黄旭华人物专题展,展出图片、实物、文献资料,并在广东、湖北等地开展巡回展览,推动其事迹和精神在广大校友中深入人心;组织成立“黄旭华精神”宣讲团,邀请黄旭华的家属、同事、在校师生等加入,深入学院、班级开展广泛宣讲活动;深入推进“旭华”班人才培养工作,完善“黄旭华奖学金”评选颁发及获奖人宣传宣讲机制,激励更多学生投身核潜艇及相关领域;学校还将设立“黄旭华精神”研究专项课题,鼓励师生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其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黄旭华精神在学术领域落地生根。 

2月10日傍晚,上海交大闵行校区致远湖畔,师生折纸船寄托哀思。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

此外,学校还计划创作推出一批以黄旭华学长为原型的高品质文艺作品、出版物、融媒作品等。师生将创作话剧、音乐、舞蹈、电影、诗歌等多种形式的优秀原创文化作品,并组织展演展映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其先进事迹,弘扬“科学报国”的信念。

有话要说...